2025 年高利率與通膨雙重壓力,讓許多屋主面臨前所未有的房貸負擔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每月繳款越來越吃力、儲蓄漸漸見底,這篇文章會提供 4 種可行對策,幫助你在賣房前做出最理性的選擇,保護信用、保住資產。

壓力越來越大?這些跡象代表你該採取行動
- 你的房貸占收入超過 40%
- 已經動用儲蓄或信用卡來還款
- 每月遲繳或只能繳最低金額
- 銀行開始聯繫你詢問延遲原因
📌 千萬不要拖延處理!
越早採取行動,選擇越多、風險越小。
4 種房貸壓力下的自救對策
1. 與銀行協商延長攤還期或暫緩付款
✅ 適合:短期內有收入恢復可能者
銀行通常願意討論以下選項:
- 延長貸款期限(降低每月還款)
- 申請短期「利息-only」付款期
- 申請 temporary payment deferral(延期 3–6 個月)
2. 出租物件或其中一部分空間
✅ 適合:有額外房間或獨立出入口單位者
例如:
- 將地下室改為合法出租單位(可參考城市規定)
- 考慮短租(Airbnb),但需注意合規性
- 和房客簽短期合約,保有彈性
📎 延伸閱讀:如何讓地下室出租合法化?
3. 出售物件,降低長期損失
✅ 適合:已無法持續負擔或預期收入改善有限者
雖然賣房代表割捨,但你可能能夠:
- 保住信用分數
- 收回部分資金
- 避免更嚴重的法律後果(如止贖)
📎 延伸閱讀:
4. 轉貸或合併債務(但需謹慎評估)
✅ 適合:仍有穩定收入、信用尚可者
可考慮:
- 找次級貸款機構 refinance(可能利率較高)
- 合併信用卡債務至房貸(降低月繳壓力)
⚠️ 但若無法改變收入結構,只是延後問題而非解決問題。
該不該賣房?自我檢視 5 問題:
問題 | 如果你的答案是「是」… |
---|---|
1. 你是否預期收入短期內不會增加? | → 可能應賣房止損 |
2. 你的房貸已嚴重壓縮生活開銷? | → 可考慮轉貸或出售 |
3. 房屋已有空置或出租困難問題? | → 物件價值正在流失 |
4. 房價下跌區域內持有成本過高? | → 越早脫手越好 |
5. 你希望保住信用紀錄? | → 儘早採取行動最關鍵 |
你不是唯一遇到這樣的情況。疫情後的通膨與高利率環境,讓許多屋主陷入同樣困境。
有策略的賣房不是失敗,而是負責任的選擇。
不知道怎麼辦是正常的,但不採取行動才是真正的風險。
讓 Silvia 與你討論專屬的對策與賣房可能性。